珊瑚礁|两节干电池,180多年敲了百亿次,没人知道电池内部构造

珊瑚礁|两节干电池,180多年敲了百亿次,没人知道电池内部构造

文章图片

珊瑚礁|两节干电池,180多年敲了百亿次,没人知道电池内部构造

文章图片

珊瑚礁|两节干电池,180多年敲了百亿次,没人知道电池内部构造

文章图片

珊瑚礁|两节干电池,180多年敲了百亿次,没人知道电池内部构造

文章图片

珊瑚礁|两节干电池,180多年敲了百亿次,没人知道电池内部构造

文章图片

珊瑚礁|两节干电池,180多年敲了百亿次,没人知道电池内部构造

文章图片

珊瑚礁|两节干电池,180多年敲了百亿次,没人知道电池内部构造

文章图片


自从人类发现能量守恒定律之后 , 永动机的幻想就破灭了 , 但是人类追求能源的长久性 , 脚步不会停止 。
【珊瑚礁|两节干电池,180多年敲了百亿次,没人知道电池内部构造】
牛津电铃自使用开始 , 180多年内敲了百亿次 , 至今都还在工作 , 并且没有一个人知道电池的内部构造 。
大学中的牛津电铃在英国的某个实验室的大门上 , 挂着一个不起眼的装置 , 该装置的结构简单 , 是由玻璃罩子包裹的两根黄色的圆筒状物体 。
这两根桶状的物体就是装置的电池 , 仔细观看就会发现 , 在电池的中间有一根金属线条连接 。
在电池的底端分别悬挂着一颗铃铛 , 铃铛的中间有一颗金属小球 , 远看三者之间像是粘连在一起 , 其实三者都有一定的间隙 。

这就是电铃发音的工作原理 , 金属球在两个铃铛之间来回撞击 , 微量的运动看起来像是在震动 , 由此发出声音提醒着人们时间 。
很难相信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装置 , 竟然能够工作180多年的时间 。
牛津电铃装置是牛津大学的一位教授买回来的 , 教授的名字叫做罗伯特 。
1840年 , 罗伯特发现自己的实验室需要这样的电铃来提醒自己工作时间 , 于是就找到了当时比较有名的制造商沃特金 , 希望能够从那里采购一个质量比较好的电铃 。
沃特金表示 , 自己这里有一个可以用一辈子的电铃 , 罗伯特虽然不信 , 但还是买了下来 , 之后就放在实验室的门上 。

直到罗伯特老年的时候才验证了商家说的话 , 这个电铃居然真的可以用一辈子!
罗伯特死去之前叮嘱其他人 , 不要将电铃拆除 , 希望后人能记录下来 , 这个电铃究竟能工作多久 。
电铃能工作多久 , 谁也不知道 , 毕竟它的质量实在是太强大了 , 至今都还在工作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