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悉,还有20天左右中国“火星号”就要完成4亿公里的旅程到达火星表面了,这真是一件2021年新年伊始科学家们送给中国最好的一个礼物了,甚至说成惊喜也不为过。这不开心的航天局科学家们甚至已经开始全球征集“火星号”的最终名字了,目前已经选出了10大最佳命名,只需要网友们再努把力选出得票数最高的名字即可。
文章插图
中国“火星号”由得力干将“胖五”携带发射完成,全程稳定有序、精准无误,之后“天问一号”携带探测器就像是在回自己家一样,没有任何拖泥带水,选好路线后直奔火星,目前其距离火星着陆点甚至不足800万公里了。
但是这相对于整个探火星计划来说,她仅仅才只是完成了最简单的一部分,接下来的火星着陆才是最难也是别国失败率比较高的环节。不过在过去的50余年里,世界已有科技强国进行过完整的月球和火星着陆,数据分享和经验也给中国科学家们提供了详细完备的参考。
目前世界上主流的登陆地外星体方式一共有三种。
第一种是在探测器上装满减震装置,如吹足特殊气体的特殊材料做成的气球。
文章插图
当探测器进入着陆环节后,会打开巨大的降落伞,一般直径都在20米以上,降落伞在有气体的星体上空减速效果优异。
文章插图
当探测器即将接近星体地面时,布满探测器表面的减震装置会立刻充满气体,同时降落伞的连接绳子也会断裂。之后探测器就会在地面不停撞击翻滚,直到完全停止,“安全气囊”会慢慢泄气,探测器得以自由活动。
不过这种方式风险很大,不能控制具体着陆点,甚至可能损坏探测器让其无法正常工作。其适用环境也只是有大气层的星体,火星虽然有大气层,但是很显然携带各种探测仪器的“火星号”无法经受这种撞击。
文章插图
第二种就是在探测器下安装反冲火箭的座舱。
这个中国嫦娥五号登月舱就曾用过,效果优异甚至落地点也能控制地十分精准,不过这种方式着陆探测器是无法活动的,嫦娥五号只是依靠长吸管完成了月球采样,全程没有离开座舱,最后从月球起飞时也是抛下了脚下的座舱。
很显然到处乱跑的中国“火星号”并不会用这种着陆方式。
- 棕熊|早年:不明飞行物曾冲向国际空间站
- 毅力号|人类的伟大!这辆直升机将在比地球大气稀薄99%的火星大气中飞行
- 土星|旅行者1号飞行228亿公里,传回最后一张照片,科学家为何沉思?
- |南海上空出现不明飞行物,12个光点整齐排成3排,专家:不是UFO
- 天问一号|挺过“恐怖9分钟”,火星,中国祝融来啦
- 隼鸟二号|日本曾探索小行星,飞行器携带14公斤炸药,飞行距离达52亿公里
- 星际|飞行42年,距地球182亿公里,如何接收旅行者2号的微弱信号
- 不明飞行物|宇宙顶级文明能厉害到什么程度?能不能验证?
- 直升机|升职转正!机智号完成第4次火星飞行,成为协同毅力号探索小伙伴
- 木鸢|探索飞行原理,畅想未来科技! “鲁班大师的发明创造”公益课 蓝媒小记者争做“小小创新家”